隨著今年來門窗行業的競爭日趨白熱化,在利益當前的環境下,各種問題也逐漸凸顯。關于產品設計和產品研發的問題層出不窮:品質危機、產品抄襲、高耗能不環保嚴重制約了門窗行業的健康發展,已成為行業中難以攻克難題。 2016-08-27 00:00:00
近期,上海市工商局集中組織力量對嘉定、浦東、青浦、徐匯、楊浦5個區域內1家建材超市、9家商場銷售的室內木質門19個批次進行了市場檢查和質量抽檢。經檢測,有2個批次不合格,不合格檢出率為10.5%。
近期,市工商局集中組織力量對百安居、好飾家、盛地、匯金等銷售的49個批次室內木質門、實木工藝品進行了市場檢查和質量抽檢。經檢測,有5個批次不合格,不合格檢出率為10.2%。主要不合格項目均為木材名稱。
不同的人群,由于其審美觀念,對事物的認知程度以及消費水平的差異,自然存在著不同的消費需求。因此從這點上來看,木門行業在設計產品的時候應考慮到不同人群的消費需求。
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,市面上的門窗企業越來越多,競爭也愈演愈烈,加上互聯網電商發展的沖擊,部分門窗企業“劍走偏鋒”,靠抄襲與假冒品牌廠家獲得短暫的利潤。因此,門窗行業市場“侵權”、“抄襲”的事件不時被爆出。
如今,市面上門窗企業越來越多,競爭也愈演愈烈,加上互聯網電商發展的催化,各大品牌門窗出現了“被抄襲”的現象。據不完全統計,自2014年以來,派雅、TaTa木門、圣堡羅整體門窗等眾多**品牌都曾經歷“被抄襲”之痛。
家居行業的展會作為提供給參展企業一個新品亮相、簽約代理和共同交流的平臺,歷年來被受企業的重視。不過,反觀近年來的展會,“抄襲、模仿、偷學”的景象也是無處不在。
基本上,每年的家居行業的質量抽檢木門行業都會出現在“黑榜”上,甚至于有部分品牌次次都榜上有名。從以往的抽檢看,木門質量不合格指標主要體現在甲醛超標、拼裝離縫、靜曲強度、表面耐磨、標志或包裝標識等多個方面,問題都而復雜。
木門行業發展迅速,但由于市場管理還不健全,行業秩序比較混亂。一些小作坊式“廠家”、家庭式“工廠”根本沒有資質生產木門這種**產品,它們通過偷工減料、以次充好等方式生產劣質的木門產品。
我國室內門行業只有調整產品結構,提高室內門產品質量,增強室內門產品科技含量,不斷完善售后服務體系,并不斷創新開拓新市場,才能改變現狀。
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,不少消費者在選購木門產品時拒絕購買千篇一律的木門產品,對于設計,消費者有更多了想法。可是縱觀當下木門市場,同質化現象嚴重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,模仿抄襲的風氣已然盛行。
自2015年1月1日被稱為“史上**嚴環保法”的新環境保護法實施以來,至今已一年有余,這段時間里,木門企業一直在進行環保方面的探索。“門”作為守護家庭的**道防線。